(1) 概念:初育土是指发育程度微弱,母质特征明显,发生层分异不显著或只有轻度发育的幼年性土壤。初育土包括的土类有:石质土、粗骨土、黄绵土、风沙土、紫色土、石灰土、磷质石灰土、火山灰土等
(2) 成土背景:初育土分布范围广,成土环境多种多样,没有一致的代表性成土背景。
① 母质:特殊母质或母岩是初育土形成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一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下,某些母质或母岩的性质对土壤形成起很大延缓作用,如风沙土、紫色土、石灰土、磷质石灰土、火山灰土。
② 地形:坡度陡峻及高低起伏的地形易于造成土壤侵蚀,不利于土壤的发育而成为初育土。
③ 气候:初育土分布广泛,各地的气候条件相差很大。干旱多风的气候有利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风沙土。高温多雨,降水变率大的气候有利于初育土发育。石灰岩、紫色砂岩地区,降水丰沛,为土壤侵蚀提供了水动力条件。黄绵土分布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易发生土壤侵蚀。粗骨土的形成也与降雨量和降水强度大有密切关系。
④ 植被:初育土上植被大多较为稀疏,尤其是森林植被的覆盖度更低,有的地方甚至为不毛之地。
⑤ 时间:成土时间短暂也是形成初育土的一个重要因素。成土时间短暂使得土壤未能得到充分发育,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在最年轻的沉积物或新鲜露头上发育的土壤多为初育土。
⑥ 人为因素: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有可能造成土壤退化,使原来发育较好的土壤演变为初育土,如超畜过牧,毁林开荒、顺坡种植等掠夺式经营,都会使土壤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初育土。
(3) 形成过程
① 幼年性特点:初育土各土类的形成中都存在着一个或多个阻碍土壤向成熟方向发育的因素,使土壤长期处于相对幼年阶段。
② 具有地带性的烙印:初育土的进一步发育仍然有可能形成地带性土壤,例如,在四川省紫色土分布区,可以见到由紫色岩发育的黄壤;在贵州省黄壤分布区,可以见到由石灰岩形成的黄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