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灰化土剖面分异明显,土体构型为O-Ah-E-Bsh-C型。
(2) 表层有机质含量高,可达400克每千克以上,向下锐减。腐殖质组成中以富里酸为主,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低于1.0,在底土层可低于0.3。
(3) 土壤呈酸性反应,pH常低于5.5或5.0。
(4) 交换性酸量较高,高者达10厘摩尔(+)每千克土以上,且以灰化层最多,可达15厘摩尔(+)每千克以上,表土层交换性氢占交换性酸量的40—50%以上,而淋溶层和底土层约占10~13%。
(5) 阳离子交换量低,一般低于12厘摩尔(+)每千克土以下,而我国大兴安岭北端的漂灰土则较高,达19—22厘摩尔(+)每千克。盐基饱和度低,一般低于29%,而我国灰化土<40%,高山灰化土则达70~85%。
(6) 整个剖面中各种氧化物均有明显的流失,尤以Ah和E层最显著,除了钙、镁、硅等大量淋失外,铁、铝有明显的淋溶淀积。
(7) 粘粒含量从表层向下明显增高,淀积层粘粒含量有些可为灰化层的两倍左右,质地有明显的突变性。
(8) 粘土矿物沿剖面有明显的变异。灰化层和表层以蒙脱石与高岭石为主,而底层则以水云母、蛭石及绿泥石为主,说明灰化土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水云母→蛭石→蒙脱石→高岭石、由2∶1型向1∶1型的蚀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