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兴达机械有限公司为您量身配置合适的有机肥生产线设备型号及加工工艺,耐心为您答疑解惑!
销售:18039511003
技术:18039511003
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来源:admin2020/9/7 10:10:16浏览:/次
除草剂作为使用量最大的农药种类,将人们从繁琐的手工除草中解放了出来。作为化学农药取代手工除草的重要方式,就像一把双刃剑,其带来的药害问题也是给农业相关从业者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已是一个影响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问题。
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
除草剂产生药害可能包括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与杀虫杀菌剂产生药害不同的是,除草剂药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除草剂药害大致可分为以下5类:
1. 技术性药害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农业从业者的绝大多数仍然植保技术不够,大多农民种植仍然是依赖经验主义,这就使得使用不当造成的药害频发。
这种技术性药害多由施药剂量、施药时期、除草剂混用、施药器械等方面使用或选用不当造成。关于施药量,大多数的农户在农田用药时,由于没有专门的计量工具,常有意无意或私自增加药剂用量,认为“浓度越高,效果越好”,而在对待除草剂时也持想当然的态度,错误地认为用药量越大,除草效果越好。使用量过大极易造成对作物的药害,特别是在应用超高效除草剂以及遇到低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时,药害现象会更为普遍与严重,而且在作物幼苗期也会更为突出。
另外我国农民仍普遍存在着用同一套喷雾器喷施各类农药的现象,而且使用的是切向离心式涡流芯喷头,这种喷头导致农民一直采用落后的左右摆动喷杆的喷施方式,这种左右摆动喷杆的施药方式很难保证喷施均匀,这一点又恰恰是使用除草剂,尤其是高活性除草剂时必须予以避免的。
施药技术欠缺导致的除草剂药害是当前药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2. 残留性药害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世界各大农药公司竞相开发出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品种具有活性高、除草效果好、杀草谱广、用药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其缺点也非常明显,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一般可达2~3年,长的可达4年,在连作和轮作农田中使用极易造成后茬作物药害,减产甚至绝产。长残效除草剂在作物轮作,土地流转时就可能造成对下茬作物的药害。
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苏、安徽等地因使用胺苯磺隆,后茬水稻曾发现大面积药害,2000年以后胺苯磺隆药害事件更是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作为磺酰脲类高效除草剂的氯磺隆、甲磺隆虽然除草效果较好,但对下茬棉花、玉米、大豆、花生等旱作物的药害严重,对水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即使进行耕翻也不能消除土壤中残留的药剂对后茬作物的不利影响。
3. 飘移性药害
有部分除草剂飘移性较大,在规定农作物上施用时,极易飘移到邻近作物上,产生飘移药害。飘移药害最常见的是2,4-D丁酯及其混剂。之前美国的麦草畏禁用事件,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麦草畏的易漂移的特性。激素类除草剂易造成漂移性药害。
2,4-D相关产品在使用时雾点可飘至1000m以外的距离,在玉米田上应用,邻近的大豆、葵花、西葫芦等作物上易发生药害。在2007年,吉林省吉林市地区酿酒山葡萄遭受历史上严重除草剂药害,经调查确认是粮农在玉米田喷施2,4-D丁酯飘逸到附近的葡萄种植区所致。据统计受到漂移药害的土地,受害轻的地块减产可达30%~50%,严重地块甚至绝收毁种。而对于一些灭生性除草剂(如草甘膦)雾滴本身飘移性不强,常规喷药一般不会飘移到邻近作物上,但是在遇到有风的天气条件下极容易随风飘移到邻近作物上。
4. 条件性药害
温度、湿度、光照、风雨等气象条件对除草剂的药效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可能造成药害。有研究报道,当土壤温度低于15℃时在大豆上使用三氟羧草醚,或土壤温度低于5℃时在小麦上使用炔草酯时,会因药物不容易在植株体内降解而引起药害。
乙草胺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土壤处理的除草剂,正常条件下,对作物较安全,但遇到施用后下暴雨的情况,则作物极易遭受药害。
5. 质量性药害
在农药市场混乱的情形下,有一部分不法厂商及经销商将一些假冒伪劣除草剂推向市场,由于这些除草剂为三无产品,质量较差。使用了这类除草剂,轻则达不到好的除草效果,重则可能产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