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素肥料的简称,指以磷为主要养分的肥料。磷是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因为植物体内许多决定植株生长的主要物质如核蛋白、磷脂、磷酸腺苷等和对植物代谢过程起专一作用的许多酶分子都由磷元素组成,磷素促进根系发育,可扩大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范围,特别是促进对氮素的吸收。磷肥肥效的大小和快慢决定于磷肥中有效的 的含量、土壤性质、施肥方法、作物种类等。
磷肥是以磷为主要营养成分的肥料。肥效大小、快慢决定于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土壤性质,施肥方法和作物种类等。通常分为天然磷肥和化学磷肥两类。天然磷肥为鸟粪、兽和鱼的骨粉等。化学磷肥为磷矿粉、过磷酸钙等。通过机械法,酸制法和热制法加工制成各种磷肥。磷肥的作用是促进作物分蘖和早熟,增强抗寒能力。
磷是组成细胞核,原生质的重要元素,是核酸及核苷酸的组成部分。作物体内磷脂,酶类和植素中均含有磷,磷参与构成生物膜及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和脂肪的合成、分解和运转等代谢过程,是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养分。
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促进幼穗分化,灌浆和籽粒饱满,促使早熟;还能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等作物的花芽分化和开花结实,提高结果率,增加浆果、甜菜、甘蔗以及西瓜等瓜类的糖分、薯类作物薯块中的淀粉含量、油料作物籽粒含油量以及豆科作物种子蛋白质含量。在栽种豆科绿肥时,施用适量的磷肥能明显提高绿肥鲜草产量,使根瘤菌固氮量增多,达到通常称之为“以磷增氮”的目的。此外,还能提高作物抗旱、抗寒和抗盐碱等抗逆性。据中国全国化肥试验网1961~1983年试验结果,在施用氮肥或氮钾肥的基础上,每公顷增施磷肥(以 计)45~135千克,平均每千克磷肥,增产稻谷70.5千克,小麦121.5千克,玉米145.5千克,谷子58.5千克,青稞70.5千克,棉花(皮棉)10.2千克,大豆40.5千克和油菜94.5千克。
但磷肥施用不当,也会引起某些不良作用,例如,磷肥施用过多,作物呼吸作用过强,糖分大量消耗,造成如谷类作物瘪粒增多,烟草燃烧性变差,影响产量和品质;同时又会引起作物锌、铁、镁等营养元素缺乏,而导致产量和品质的降低。
常见磷肥名称有以下三种:磷矿粉、过磷酸钙的混合物、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磷是作物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植物体内许多重要物质如核蛋白、磷脂和磷酸腺苷等都含有磷,这些物质决定着植株生长,磷促进根系发育。磷素存在于许多酶分子中,而这些酶对植物代谢过程都有专一的作用。磷素在植物体内还能促进植物对氮素的吸收。缺磷,作物就无法生长。
可以根据来源、磷肥中所含磷酸盐的溶解性能、生产方法三种分类方式对磷肥进行分类。
1.按来源分类
(1)天然磷肥:如磷质海鸟粪、兽、鱼骨粉和磷矿粉等。
(2)化学磷肥: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和脱氟磷肥等。
2.按所含磷酸盐的溶解性能分类
(1)水溶性磷肥:如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一钙;易溶于水,肥效较快;可由酸制法制得。
(2)枸溶性磷肥:如沉淀磷肥、钢渣磷肥、钙镁磷肥、脱氟磷肥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二钙;微溶于水而溶于水2%枸橼酸溶液,肥效较慢;可由热制法制得。
(3)难溶性磷肥:如骨粉、磷矿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三钙;微溶于水和2%枸橼酸溶液,须在土壤中逐渐转变为磷酸一钙或磷酸二钙后才能发生肥效;可由机械法制得。
3.按生产方法分类
(1)湿法磷肥。
(2)热法磷肥。
磷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含多种杂质的氟磷灰石,第一步就是尽量去除杂质,然后分两种方法生产:
1.湿法:也称酸法,就是用硫酸、磷酸、硝酸或盐酸分解磷矿, 其中硫酸用得最多, 也最重要, 酸法制得的磷肥, 统称为湿法磷肥。
2.热法:利用高温分解磷矿, 进一步可制成能被作物吸收的磷酸盐或玻璃体物质。该法所得产品一般不溶于水, 属枸溶性磷肥, 这种磷肥统称为热法磷肥。